一并了之?农村“麻雀学校”,撤留要有方
来源:    时间:2022-05-19 15:17:52

农村“麻雀学校”的撤与留,一直是一个两难的抉择。一方面学生少,只有几名乃至十几名学生,无法发挥办学规模效应,教育投入效率低、办学质量低、教师成就感也低;另一方面,这些分布在偏远农村的教学点,却能够满足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需求,减轻农民家庭经济负担。如何在撤与留中间找好平衡,既能够解决农村孩子的就近入学问题,又能够让“麻雀学校”成为小而美的存在?

媒体报道,湖南新田县探索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,将农村教学点由104个优化整合为24个,80个教学点改成幼儿园或留守儿童之家。这项涉及全县农村10余万名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,取得了“群众得实惠、资金提效益、教育迎发展、政府得民心”的四赢效果。新田县的经验在于在全面摸排全县小学点的基础上,因地制宜,从最有利于学生的选择出发,尊重群众的自主意愿来决定撤留。比如,六合圩学校只有2名学生,但学生小龙的父亲与奶奶相依为命,奶奶离不了人照料,为此,新田县教育局作出了不暂停办学的决定。

随着城镇化的加速,广大农村地区,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,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,农村空心化的情况愈发严重,农村小学普遍面临生源锐减的情况,“麻雀小学”越来越多见。在湖南,就有8200多个这样的“麻雀小学”,有20多万农村孩子就读于“麻雀小学”。所以,慎重考虑“麻雀小学”的撤与留,并在这个基础上办好“麻雀小学”,把“麻雀小学”办出质量,就尤为必要。

从宏观层面来说,这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,关系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的全局;从微观层面来讲,留在“麻雀小学”的孩子,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一般,“麻雀小学”的撤与留,直接关系到这数以万计的孩子接受什么质量的义务教育,关系到他们人生起跑线是否公平的问题。孩子是家庭的期待和希望,保障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农村孩子上好学,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,更是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,这是各地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,是必须兜住的民生底线。

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,如果纯粹从经费投入效率、管理效能的角度来讲,的确有撤并的冲动。按照政策,学生人数不足100人的学校以100人的标准下拨经费,一两名学生,也要配备一两名教师,要按标准拨付公用经费,要维持其正常运转,的确是一件“不经济”的事情。而且,面对一两名孩子,教师的教学热情可能也不够高,教学成长也容易受限。更何况,这样的教学点往往地处偏僻,交通不便,生活条件较为艰苦,一些年轻教师内心也不大愿意留在这样的教学点。但是从民生兜底的角度来讲,却不能只算经济账,还必须算好民生账。比如,上文提到的六合圩学校,如果按照一般标准撤了,孩子上学难度陡然增加,家庭也将面临更大的困难。因此,撤与留,是一个良心工程,必须从群众的需求出发,来考虑、决策。

不管是撤还是留,各地都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通盘考虑。一方面,不能“一并了之”,撤并之后,要解决上学远的问题,改善寄宿制学校的硬件条件,缓解家庭的后顾之忧。另一方面,也不能“一留了之”,教学点保留了,要改善教师待遇和工作环境,激发教师热情,提高办学质量。(杨三喜)

X 关闭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太平洋手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